4月19日~20日,2018年中國鈦行業年會暨創新發展論壇在西寧舉行。
鈦行業年會是中國鈦行業最權威、最高層次的合作交流平臺。本次年會以“新時代、新融合、新發展”為主題,由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鈦鋯鉿分會主辦、青海聚能鈦業股份公司承辦。青海省政府副秘書長馮志剛、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副會長王琴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青海省政府國資委副巡視員元乃光、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郭天明,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副秘書長宮宏光,以及寶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生,青海水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海青,總經理李傳強,青海聚能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世周等出席了19日上午的開幕大會,來自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相關媒體的代表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馮志剛在開幕大會上指出,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是青海省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特別是近年來,青海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化,具有資源特色的新材料產業正在領跑全省工業發展。今后,青海將加快培育聚能鈦業等一批主業突出的優勢企業,在做精做強電子束熔鑄的基礎上,統籌利用海西地區大儲量鈦礦資源、鹽化工所產氯氣及低電價優勢,走出一條循環、綠色發展道路,形成一個鏈條完整、技術先進、響應市場需求、運營效益良好的鈦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鈦產業高地,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王琴華在會上通報了2017年中國有色金屬和鈦行業總體運行情況。她指出,鈦是國家“十三五”新材料規劃確定的重點突破發展的材料,在航天、航空、艦船、兵器、核工業等領域應用廣泛,尤其在C919大飛機、4500米載人深潛器等國家重大項目中表現突出。隨著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鈦行業進入了嶄新的發展空間。下一步我國鈦工業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升級為首要任務,大力拓寬鈦材應用范圍,不斷向行業高端市場邁進,為國防軍工、重大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王海青在開幕大會上致歡迎辭。他說,青聚能鈦作為我省唯一從事鈦及鈦合金熔鑄加工的專業公司,目前以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總裝功率7950千瓦、設計年產能11600噸、單體鑄錠最大重量20噸等指標,躋身國內EB爐熔鑄行業前列,是我省第一家登陸“新三板”的國有控股企業。同時,青聚能鈦300萬噸金紅石鈦礦正在加緊辦理采礦權證,其發展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下一步,我們將借助國家創新驅動、軍民融合戰略和我省建設千億元新材料基地等一系列政策,充分發揮已有技術、裝備等優勢,圍繞EB爐國產化、高端海綿鈦和鈦合金制造、殘廢鈦循環再利用、鈦金屬3D打印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借助地方資源優勢,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集鈦礦開采、鈦白粉與高鈦渣生產、海綿鈦生產、鈦錠熔鑄、鈦材加工等具有完整產業鏈條的大型鈦企業,培育鈦基新材料產業集群,使鈦及鈦合金產業成為我省千億元新材料產業基地的重要板塊。
曹春曉、王華明院士在開幕大會上分別致辭,王文生代表鈦鋯鉿分會作了年度工作報告,賈翃作了2017年中國鈦工業發展報告。會議期間還安排了14個專題報告,代表們圍繞行業發展前景、科技創新、軍民融合、循環經濟等問題開展了熱烈討論和交流,為我省鈦產業創新升級提供了科學的思路和方向,共同描繪了中國鈦行業發展的美麗畫卷。20日上午,代表們參觀了青聚能鈦,并舉行了合作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