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水電集團負責實施的“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工程,經過廣大中外建設者艱苦卓絕的共同努力,近一年半來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其引水隧洞累計掘進逾20.3千米(其中進口段12.8千米,出口段7.5千米),占全長的84%,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3億元,占批準概算總投資的71.25%,為確保實現本年底隧洞全線貫通的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近一年多來,青海水電集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水利廳、省引大濟湟工程建設管理局的關心支持下,進一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強現場管理,周密協調好各參建單位之間的關系,團結協作、爭抓實干,持續改進、攻堅克難,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盡一切可能加快施工進度,為早日實現輸水隧洞貫通的目標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特別是,堅持將加快出口段TBM解困、改造和人工開挖,以及進口段TBM趕工作為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省政府召開會議專門研究確定輸水隧洞2014年底貫通的總目標后,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為破解工程施工難題尋求更多的技術支持,多次組織召開技術咨詢會,針對工程建設的突出難題,分析研判復雜地質條件下隧洞施工技術方案,并對“加快出口段TBM解困及升級改造,利用TBM維修期間以人工鉆爆法向上游側開挖斷層帶160米,剩余洞段由TBM掘進通過的”的總體施工思路進行了論證和確認。此后,又立即組織承包人編制了“采用人工鉆爆方法通過TBM卡機處前方160米復雜地質洞段的上半洞斷面,下半斷面及隧洞剩余洞段直接采用TBM掘進通過,隧洞貫通點確定為15+000”的方案。二是配合項目業主多次前往施工、設計方總部及其上級主管單位,溝通解決其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切實提高認識、履行職責,加強資源配置,緊密協作、合力攻堅,并多次邀請施工承包人、分包人高層領導來現場解決問題,共同推動工程建設進展。引導CMC公司改進現場組織管理模式,敦促其加強內部溝通協調,形成項目經理責、權、利相統一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快TBM拆卸洞室開挖和拆卸工作進度,有效扭轉了出口段施工停滯不前的局面。三是落實省政府關于制定工程質量、進度、安全、費用及資金保障等“一攬子”整體推進實施方案的要求,堅持求同存異、直面現實,組織各方充分溝通和協調,在工程建設現場管理的具體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就輸水隧洞剩余洞段施工形成了明確的、統一的方案,為各方齊心協力、積極作為,不折不扣地落實工作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四是緊緊圍繞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既定的總思路,加強現場組織管理和協調服務,加大監理、質檢工作力度,特別是督促中隧股份履行合同職責,發揮好主體作用,就出口段斷層帶人工開挖、不良地質洞段加固處理等方面加強與CMC公司高層的溝通和配合,共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在技術上、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14個月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空間,加快出口段F4-F5斷層帶人工清理工作,完成旁通洞第一、二段全部及第三段原線路和新線路的施工,完成TBM上部洞室、改造洞室開挖并支護,并完成啟動洞室全部開挖支護工作,開挖支護主洞上半斷面近140米。五是著力加快出口段TBM改造升級工作,完成TBM各分系統硬件拆除、檢測及定制加式、維修、更新和安裝調試等一系列任務, TBM于2014年9月12日重啟試掘進。六是精心組織,充分發揮了進口段TBM趕工作用。近14個月來,克服斷層帶不良地質條件帶來的諸多困難,新增掘進進尺7.65千米,平均日進尺超過18米。
根據地勘和設計資料,引水隧洞剩余洞段中尚有累計近1.9千米的斷層破碎帶。公司將組織各方面認真研究其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對隧洞貫通工期的不利影響,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預案,以確保工程建設穩步推進。目前調水總干渠最大的問題和困難依然是出口段TBM如何順利通過F4-F5高埋深斷層帶。根據地質資料,此斷層帶尚有約520米,當前洞段地質條件異常復雜,不斷產生變形,涌水、塌方等現象頻發,施工難度依然很大。其次,斷層破碎帶洞段掘進中存在軟弱圍巖洞段范圍內TBM機的掘進姿態很難控制,可能造成掘進方向偏轉或機頭下沉,以及TBM施工對上半部已人工開挖部分的圍巖及支護造成擾動和破壞,可能造成支護失穩等風險,施工進度受到嚴重制約。另外,在TBM施工至剩余洞段中的F1、F2等規模較大斷層破碎帶時,仍可能存在卡機等風險。
今后三個月,青海水電集團將繼續加強現場組織協調和服務,加快實施“一攬子”整體推進實施方案,督促各參建方履職盡責,狠抓既定措施的落實,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是,要確保出口段TBM完成掘進1.7千米,進口段TBM掘進約2.2千米,到達隧洞貫通點。另外,要在2014年10月底完成剩余洞段所需全部管片的生產任務。(文、圖: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