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黨內外、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講話深刻闡釋了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和“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其中,提到了“偉大的思想巨匠”“偉大的科技成果”“偉大的文藝作品”“偉大的民族史詩”“偉大的恢弘工程”“偉大的夢想神話”等6個方面的偉大故事。這些故事,揭示出具有5000多年悠久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精神,彰顯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精神力量,與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宗旨和新時代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給予了最深切、最具體、最實際、最久遠的融合。
人類社會出現“文”,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文”者,“錯綜復雜而有序也”;“物”是“文”的載體,“文”是“物”的靈魂。以“文”而育化天下,即“文化”,更特指精神財富。事實上,以文育化天下和以精神育化天下,則是同踏一基、同出一源、同循一理、同朝一向。這就是現在我們反復強調的精神、信仰、信心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根源所在。
其一,關于始終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創”者,“始”也;“造”者,“成”也。創造,也就是想出新思路、建樹新理論、悟得新方法、研發新技術、創出新路子、制成新東西、取得新成果、做立新業績。人類社會的每一點進步,皆是人們不懈奮斗創造出來的,而推動這種創造之源,正在于這種偉大的創造精神。如果說,創造是時代進步之母,那么創造精神則是時代進步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創造精神”時,揭示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思想巨匠、偉大科技成果、偉大文藝作品、偉大民族史詩和偉大恢弘工程等偉大創造故事,給人們以博大而深湛的歷史概述、民族啟迪、自豪自信與強大力量。要懂得、堅持和善于用好中華文化中的這些極其寶貴的創造精神之例,結合當今實際去不斷激活和全力開啟創造思維、創造能力、創造自信和創造夢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其二,關于始終發揚偉大奮斗精神。“奮”者,“鼓足勁”也;“斗”者,“拼命干”也,奮斗是人生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確立人生道路方向、鎖定人生價值目標,腳踏實地、迎難而上、破難而進,鍥而不舍、滴水穿石、奮發有為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的真正享受和幸福。生命最為本質的價值,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在于奮斗目標、奮斗過程、奮斗價值和奮斗貢獻。這就是“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真諦。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高度概括和揭示出中國人民不斷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事跡,包括不斷開發、開拓、開墾、治理、建設、發展,形成了我們當今的大好河山、遼闊海疆、廣袤糧田、大江大河、城鎮鄉村、齊全產業和多彩生活等。歷史和現實都一再證明,任何幸福都一定是奮斗出來的。對所有這些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精神的了解、傳承和弘揚,是我們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擔當。
為此,要善于用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諸多偉大奮斗精神故事和中國共產黨人傳承下來的偉大犧牲精神事跡,去感化人們,把奮斗精神具體化于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吃苦精神、刻苦精神、堅持精神、拼搏精神、自信精神、堅強精神、不氣餒精神、不言敗精神等。
其三,關于始終發揚偉大團結精神。“團”者,“圓”“合”也;“結”者,“凝”“聚”也。所謂團結,就是為了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或實現一個共同的理想,而聯合、結合、集中力量。這種團結聚合起來的力量是鐵、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團結精神”時,揭示出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特別是近代以后,面對外來侵略寇急禍重的嚴峻形勢,各族人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浴血奮戰,打敗了一切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御外侮的壯麗史詩。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我們要堅持和善于用好自古至今這些中華文化中極其寶貴的團結精神之例,結合當今實際去不斷激活和全力開啟團結思維、合作能力、同心自信和同向夢想。
其四,關于始終發揚偉大夢想精神。“夢”者,“渴望”也,“想”者,“思做”也。夢想,就是不懈期盼、努力追求、晝想夜夢、生死不渝追求的鴻鵠志向與行動。人類社會的每一點進步,皆是人類不斷夢想、夢寐以求、不懈奮斗創造出來的,而推動這種創造之源在于偉大的夢想精神。古人的很多夢想,如今都已變為現實。現在人們的很多夢想,也必然會在當今和后人的不懈奮斗下變為現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夢想精神”時,深刻闡釋出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為公的情懷,并用“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等一系列我國古代神話,深刻揭示出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總書記闡釋的深刻哲理是,“中國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特別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持續奮斗。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堅持和善于用好中華文化中這些極其寶貴的夢想精神之例,結合當今實際去不斷激活和全力開啟夢想思維、夢想能力、夢想自信和夢想抱負。
總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堅定指出的那樣,“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