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將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會議主題,是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一優兩高”戰略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青海現代化的迫切需要。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青海省的城鎮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星稀到棋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青海省城鎮化發展規??焖贁U張,體系布局逐步成型,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居民生活幸福安康,對外聯系愈發緊密,城鎮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越來越美、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大氣??v向看,我省城鎮化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在青藏高原取得了開創性、歷史性的成就。但橫向比,與先進發達地區比,仍然存在結構不優、水平不高、能級不強、特色不彰等差距。
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善于放眼世界看大勢、面向全國看中勢、立足自身看小勢,在趨勢中捕捉機遇,在機遇中謀求發展。目前,我國城鎮化率正處于30%至70%的快速發展階段,未來還有15至2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正在加快構建,城鎮發展重點將由東部向中西部加快推進。就青海省而言,城鎮化既有與全國相同的趨勢,也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資源稟賦,構造了青海省城鎮體系“大密、大疏”的基本形態,因地因時因人而異改變這種形態,拉開城鎮骨架,構建“一群兩區多點”的城鎮布局勢在必行,空間優勢尤為明顯。
我省地域遼闊,人口分布呈現東密、西疏、南散、北稀的狀況,隨著新四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從農牧區向小城鎮和中心城市集聚、從重點生態功能區向東部地區流動的勢頭會有增無減,人口流動必將助力城鎮化發展。
加快省會隆起,對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創發展新優勢意義重大。省會好、全省好,省會強、全省強,省會隆起、全省受益,建設城鄉統籌新海東,打造柴達木盆地、泛共和盆地兩個城鎮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多點布局,應當成為我們的共識,這無疑是提升輻射帶動作用有效的路徑。
當前,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蘭西城市群、鄉村振興、對口援青等多重政策機遇疊加,蘭青—青藏—格庫鐵路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又一重要通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為城鎮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我省城鎮化也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時來易失,赴機在速。省委“一優兩高”描繪了現代化新藍圖,推動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啟動國家公園示范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和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推進西寧機場三期、西成鐵路、引黃濟寧等重大工程,城鎮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條件日趨完善。只要我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城鎮化工作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青海日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