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深入貫徹落實《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抓好從嚴從實開展黨員教育的各項任務措施,大力提升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素質,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為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實現“四個轉變”提供了堅強保證。
一、常補精神之鈣,讓理想信念之燈在心中閃亮。一是始終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放在首位。堅持把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作為根本任務,從省委開始,充分運用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這個載體,集體研討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層層向下傳導壓力。各地各部門“書記抓、抓書記”,以多種載體、渠道和手段,推動學習活動不斷向基層延伸。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發表的重要講話和對青海“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引導廣大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極大地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截至目前,各級黨委(黨組)共召開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交流會300余次,黨支部普遍開展了8次以上專題學習討論。二是認真開展黨內各項教育活動。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習,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四風”問題,進一步筑牢了群眾觀點,站穩了群眾立場。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以3次專題研討深化學習,以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反思查擺不嚴不實問題,以“問題清單”促進整改落實和立規執紀,黨風政風為之一振、社情民風為之一新。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三會一課”為基本形式、以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組織廣大黨員真學實做、解決問題、發揮作用,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三是組織實施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結合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通過主題黨日、專題輔導、現場教育、典型宣傳等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一些行業開展“黨員先鋒崗”“戴黨徽、亮身份、作承諾”“黨員責任區”主題教育活動;一些地方組織黨員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進行體驗式教育。這些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黨性觀念、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立足日常經常,以服務大局為中心提能力強素質。一是堅持不懈抓好黨員經常性教育。各級黨組織在堅持“三會一課”的基礎上,采取開展主題黨日、專題輔導、知識競賽、現場觀摩、實踐鍛煉等多種形式的黨員經常性教育活動。海東市充分利用冬農閑季節和外出務工黨員返鄉、宣講中央、省委1號文件等時機,送教上門,力求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教育課堂。海南州抽調理論專家、骨干教師成立“流動黨校”,深入基層一線上門開展黨員教育培訓。西寧市根據黨員個性化、差異化的培訓需求,探索形成了黨校集中訓、部門專題訓、黨員中心戶自主訓相結合,遠程教育、網絡課堂、基地實踐相配套的培訓格局。各地各部門把黨員教育與黨員管理服務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措施激勵、關懷、幫扶黨員,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服務承諾、民主評議、黨性分析等活動,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組織觀念和光榮感、歸屬感、責任感。二是持續用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為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書記,特別是新當選的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政治意識和組織觀念,提高服務群眾能力和履職本領,先后實施“黨支部書記輪訓工程”“萬名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對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了集中輪訓。其中舉辦省級示范班100余期,4000余人參加培訓,示范帶動全省4萬人(次)黨支部書記,40余萬人(次)黨員參加輪訓。在培訓內容上,針對我省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實際,將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脫貧攻堅列為重要培訓內容。在培訓方式上,始終堅持“走出去”,通過舉辦示范培訓班、領導干部上黨課、專題輔導、經驗介紹、實地觀摩、案例剖析、討論交流、菜單選學、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確?;鶎狱h組織書記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三是借智借力創新黨員教育方式。啟動“互聯網+黨員教育”項目,結合黨員實際和工作需要,充分利用電化教育、現代遠程教育、手機、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深入開展黨員教育工作。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完成改版升級,共有遠程教育終端站點5616個,實現了通電鄉鎮、行政村的全覆蓋,在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建成“青海黨建”門戶網站,點擊量達60萬余人次,1237129青海黨建手機信息平臺接收用戶從2萬余戶擴容到15.8萬余戶,在信息采編上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中央和省委精神,總結和推廣黨建工作經驗,年均發送黨建信息450條。截至目前,全省共開辦黨員教育網站8個、手機APP客戶端23個、微信公眾號32個,逐步形成單項培訓與雙向互動相結合、線下教育培訓與線上線下學習交流相結合、“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的生動局面。
三、夯實基礎保障,護航黨員教育行穩致遠。一是教育陣地建設不斷加強。組織開展“一縣一基地一縣一特色”黨員教育基地建設,相繼推出了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格爾木市將軍樓黨性教育基地等一大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黨員教育基地,在教育黨員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各級黨組織還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等學校、職業技術院校和科研院所、社會培訓機構、科技示范基地等開展黨員業務技能培訓。省委組織部在西寧市湟源縣委黨校掛牌成立“青海省基層黨員干部教育示范基地”,在海南州貴德縣河陰鎮大史家村掛牌成立“青海省村干部培訓示范基地”,在華西干部學院掛牌成立“青海省黨員干部教育實踐培訓基地”。海北州在充分發揮州、縣兩級黨校主陣地作用的基礎上,在江蘇省蘇州市、山東省濰坊市、內蒙古包頭市等地建立9個異地培訓基地;省直機關工委加強工委黨校的建設,成為省直機關黨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基地。二是師資力量不斷強化。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建立“百名優秀黨課師資庫”和“百名先進模范人物庫”,通過送教下基層等形式,推動優秀師資直達一線,大受基層歡迎。各級黨組織充分利用黨校師資力量的同時,選聘領導干部、大中專院校教師、先進模范人物、技術骨干等擔任專兼職教師,建立822人的師資隊伍,同時各地從組織、統戰、政法、農牧等部門和教育、衛生、科技系統專門聘請或邀請熟悉農牧區政策、善于做群眾工作、掌握實用技能的專家學者和黨員干部組成“講師團”,參與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師資力量。西寧市組建由離退休老干部、黨員模范人物、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員致富能手等55人組成的黨課講師團,開展巡回授課;果洛州選聘科技人員、技術骨干、鄉土人才、致富能手等擔任專兼職教師,同時注意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等人員在黨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三是教育資料進一步豐富。各級黨組織結合實際,采取自己開發、依托社會力量建設,購買現有教育資料等形式,編寫制作購買100余萬冊符合實際、各具特色、通俗易懂、好學管用的教育資料。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建立百名優秀黨課師資、百名先進模范師資、百篇優秀黨課講稿、百部優秀黨課課件、百部優秀“微黨課”的“五個一百”黨課載體。建成了擁有11.8萬部課件的省級教學資源庫,自制電教片300余部,譯制藏語(安多、康巴方言)教學課件1000余部,藏語等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形成一定規模,微電影《尕布龍》等獲得廣泛好評,在中組部舉辦的“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展播評比活動中,自制的《暖風細雨潤和諧》獲一等獎,《清廉富民大文章》《承諾的重量》獲二等獎,《黨建網暖民心》獲三等獎。編輯了漢藏雙語版《農牧民黨員教育讀本》,并將《怎樣當好村黨組織書記》翻譯成藏語版。黃南州編寫《加強基層干部能力建設學習讀本》,內容涵蓋重大理論、基層黨建、惠民政策、法律常識、民族宗教政策、農牧科技知識、“三基”建設等。
(來源:人民網)